首页
政务公开计划规划年度工作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规划 > 年度工作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公安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5-03-24 15:18来源:宁波市公安局

来源:宁波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5-03-24 15:18      点击数:17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宁波公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宁波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执法监督管理改革、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全市公安执法质效和执法公信力稳步提升,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和城市安全稳定。

一、加强公安法治建设组织实施。一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市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党委学法内容,落实《宁波市公安局领导干部学法规定》,完善公安机关党委学法制度,组织党委集中专题学法5次。结合常态化基础法律知识考试、全警培训轮训、普法宣传等系列活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推动各地各单位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公安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二是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浙江省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将法治建设纳入局党委年度工作要点和工作计划,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谋划重大事项、亲自部署重要任务、亲自督办重大问题。印发《全警法治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升全警法治素养十条刚性措施》,严格执行《宁波市公安局关于执法评价作为干部选任重要依据的若干规定(试行)》,把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优先条件,把学法用法守法和依法决策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情况列入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年度述职报告内容,推动法治建设层层抓落实。三是加强依法决策。规范重大决策程序,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合法性审查、法律顾问参与决策机制。落实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协助开展重大合同合法性审查、解答日常咨询等工作,支持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办理、疑难案件审核把关、协助化解信访问题、调解社会矛盾纠纷等工作。

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出台惠企便企措施。迭代升级“11087”安商护企平台,线上开发警企服务浙政钉、浙里办APP端口,整合18个警种资源,推进融合市场监管、金融、税务等14个数源部门及宁波“81890”“8718”等平台的涉企数据,积累完善企业风险信息库。线下建成1家市级警企服务中心、12个区县级分中心、56个警企服务站,形成“市-县-乡镇街道-警企专员”四级警企服务体系,实现本地156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全国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护企优商”警企恳谈会在宁波召开。二是消除涉企风险隐患。依托“护网”行动,针对性开展演习11次,消除网络安全隐患1360余处。开展“深蓝2024”专项工作,累计侦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40起,移送审查起诉331人(含年前案件)。三是做优民生实事工程。成功争取宁波纳入全国出入境证件换补发“全程网办”二十个试点城市,推出内地居民出国“一件事”服务新模式。全面深化户籍业务通办工作,落实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户籍准入年限累计认可和居住证转户籍制度,全面实现33项户籍业务跨城就近办理。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持续推进“安商护企”专区(窗)入驻政府为企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建设“行政检查一件事”改革等重点工作,建成“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83个,派出所窗口实体入驻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入驻率达71.5%,宁波公安信用修复工作被《平安时报》报道,“一窗通办”实现市县所三级办事窗口全覆盖,宁波车管所蝉联全国“一等车管所”。

三、依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是依法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深化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纵深推进大案要案攻坚、“无诈村社”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市受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损失数分别同比下降21.6%、27.2%,全市破获百万以上案件61起,百万案件破案率达80.3%。开展“黄赌毒”违法犯罪治理。推进“夏季行动”、打击枪爆等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二是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完善全市公安应急处突体系指挥架构,顺利完成巡(特)警支队整体性重塑工作,健全完善“五巡”立体化巡控模式。以“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警网融合”,协调乡镇综治部门,重点做好农村地区土地纠纷、家庭、劳资纠纷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排查化解工作。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矛盾纠纷化解率为97.1%。三是加强社会治安基础防控。推进新时代枫桥式城乡现代社区警务改革,推动构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365”工作体系。在全市范围内选出首批“枫桥式”警务室(站)、“五星级”警务室(站)等“警务支点”33个。完善《社区警务标准化操作手册》,实行社区民(辅)警职责“一本账”管理。推进警务室和辅警工作站增点扩面,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民警、辅警或者警务助理驻点村(社区)。

四、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改革。一是加强执法监督管理。突出接报案场所建设、执法巡查预警、中层干部执法履职等重点工作,完善日常执法监督管理。围绕接处警、案件质量、办案区管理、重点制度落实情况等内容,发现并整改各类执法瑕疵问题463个。二是全面规范接报案与立案工作。开展接报案与立案工作改革,因地制宜建设改造15个标准化接报案中心、15个单独设置业务用房的办案警种接报案场所和173个派出所接报案场所,以硬件规范化促进业务流程化,全面规范接报案与立案工作。三是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推进高标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新增3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达到省厅“一级中心”标准。完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服务保障功能,为民警办案减负增效。

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一是落实社会面普法责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印发《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4年宁波市公安局普法责任清单》,各地、各单位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实践。围绕“1.10”警察节、“5.15”经侦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依托“宁波公安”微博微信等公安新媒体平台,深入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扫黑除恶、交通安全等以案释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工作。二是加强公安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中层干部执法履职工作在全省法治公安建设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被《平安时报》《人民公安部》等刊载,《宁波市县级公安机关中层干部执法履职工作规定》入选公安部年度地方公安机关优秀执法制度。宁波公安获全省公安机关法治实战技能比武团体第二名,新警个人比武第1名,中层个人比武第3名、第6名。组织法考和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辅导培训,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62人,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70人。

2025年,宁波市公安局将持续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为宁波法治建设贡献力量。一是护航高质量发展。持续放大“11087”品牌效应,做深做实驻市外警企服务联络站,全面构建“市县所三级联动、线上线下一体”的“11087”安商护企新体系。主动融入全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在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出入境、政务服务、户籍政策等方面创新改革,更好服务助企引才。二是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完善接报案运行机制,优化警情、案件流转移送流程,确保快速、规范接待群众上门报案。完善执法巡查预警工作,研发更多预警模型,加强人工巡查队伍培养,推动执法问题事前事中发现解决。三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执行《全警法治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全面加强公安机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案能力建设,加强教育培训、执法指导、人才培育等工作,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