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江:“哪里有需要,我就投身到哪里!”

宁波公安微信 2020-05-18 10:06

  他曾是缉毒英雄。在3年前的一次涉毒案件集中抓捕行动中,他冲在最前面,不幸被犯罪嫌疑人用匕首刺穿左上臂,失血2300多毫升。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他仍顽强拼搏,奋力追赶160余米,与同事合力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他是余姚市公安局督察大队副大队长胡建江,先后荣获全国二级英模、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最美公务员、浙江省模范人民警察、2017年度浙江骄傲人物等荣誉。

  今年春节以来,这位缉毒英雄又投入到另一场与病毒抗争的战斗中。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胡建江尽管不在最危险的前线,但第一个报名参加小周期排查突击队,并成为这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突击队队长。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投身到哪里。”胡建江不仅在余姚高铁站执勤,还带领这支突击队构建“闭环式”精密智控体系,筑牢姚城安全防线。

  一个多月没回家

  每周跑遍30多个隔离点

  作为督察大队副大队长,胡建江每天要深入公安民警抗疫一线,监督检查民警自身防护是否到位,执法检查是否规范,管控通道是否有遗漏等情况。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监督检查别人,首先就要熟悉刑侦、经侦、社区、禁毒等各个警种的业务,比别人做得更专业。而疫情来临,他还从头学起,向专家请教,并结合公安业务再造督察流程。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马不停蹄地奔忙在各个隔离点。”胡建江说,当时余姚各乡镇街道共有30多个集中隔离点,每个隔离点每个星期都要跑一遍,检查执勤民警是否按照要求穿戴防护服、护目镜等,检查管控通道是否留有隐患,隔离人员是否都在隔离点内。在每个集中隔离点,胡建江也都全副武装。为了减少浪费当时还很紧缺的防护服,从早到晚,他都没有脱下来。一整天下来,他是感受着冰火两重天:外面寒风刺骨,内里汗流浃背。

  有一次,在一个集中隔离点,胡建江发现专门运送隔离人员的后门没有关上锁住,当场向执勤民警指出了这一安全隐患,督促民警严格按照防疫要求改正过来,守牢隔离点的每一道门岗。

  除了集中隔离点,胡建江还要穿梭于各个乡镇街道,走街串巷,对各地居家隔离点进行监督检查,看看隔离人员家门口是否按规范贴上封条,人员是否脱管外出。同时,他还要检查公安机关各个部门和派出所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到位,特别是对到派出所办事的群众是否按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亮码进入。

  胡建江忙得脚不沾地,连续一个多月时间都吃住在单位,没有回过一趟家。妻子陈婧婧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疫情期间独自一人照顾两个孩子,她却没有任何怨言:“他都是从鬼门关走过一回的人了,干活苦点累点就没什么了。”只是,她仍不忘常常在电话里叮嘱胡建江在外面要注意防护,因为这也是关系到一家人的安全。

  小周期排查

  守牢城市防线

  胡建江说,疫情期间,他还担任了小周期排查突击队的队长。这支突击队抽调了余姚城区4个派出所的15名优秀民警组成,其中每个派出所副所长负责各自辖区的9类人员小周期排查。一旦排查出异常情况,大家都会和胡建江商量着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2月25日,阳明派出所通过“智能门锁”系统后台发现,辖区一幢公寓楼内有一名湖北籍女子刷身份证开门入住。突击队队员朱志斌迅速带领社区民警及医务人员赶到现场,上门对该女子核查信息。经了解,该女子当天从湖北地区自驾回到余姚,“甬行码”显示为“红码”。经医务人员现场检测,该女子体温正常。民警根据规定,立即将该女子送至街道集中医学观察点。

  而在头天晚上8点多,阳明派出所巡逻队员在方桥村巡逻时,发现村道上有一名“流浪汉”。经现场询问,该男子没有身份证件、没有工作、没有住所。巡逻队员马上将其带至派出所。民警高建波在核查过程中发现,该男子没有办理过居住登记,之前曾在余姚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今年春节前一直没有工作,长期在网吧上网过夜,身上的钱也花完了,疫情期间因网吧关门,该男子无处落脚,已在外面流浪了一个多月。男子身上只携带一个损坏的手机,因此也没有办理“甬行码”和“甬行证”。

  根据这一情况,高建波立即安排阳明街道卫生院医生对其作了身体检查。在确保该男子身体没有异常的情况下,第二天,协助该男子办理身份证件,通过数据比对、核查信息,确定该男子为向某,29岁,湖南龙山人。

  胡建江接到情况汇报后,马上和突击队员商量为向某开通了“绿色通道”,帮他办理了身份证申领手续及相关临时证明,并为其办理了“甬行证”,方便其后续的租房和工作应聘。考虑到该男子没有收入来源,派出所还联系了辖区一家包装企业,帮助他尽快找到工作。

  胡建江说,在开展9类人员小周期排查过程中,他带领的突击队员每天在余姚城区走街串巷,每天排查本地和外来人员,并将每天排查的情况动态清零,牢牢守住姚城安全防线。